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(例:UC浏览器、QQ浏览器)
精彩阅读推福利书库

第52章

这里仍然是在讲谦虚的问题。

做学问也好,成就事业也罢,总之,世上的事情没有极限,也就是只有更好,没有最好。

若是我们不能谦虚,取得一点成就之后就洋洋得意,骄傲自满,那么失败也就离我们不远了。

人生是没有顶点的,骄傲自满的人往往认为自己已经达到了人生的顶峰,因而停滞不前。

在停滞的过程中,往往会听不进别人的意见。

这种自满的精神会让他们盲目自大,做事专横,从而招来失败。

要知道万事万物都不会随着一个人的停步而停步。

在自己停滞不前的时候,事情在别人的推动下仍然在发展,相对于别人的前进,自己就是在逐渐落后。

当别人的实力超越自己的时候,整个事件就会发生逆转,失败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。

闯王李自成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农民起义首领,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,他就攻入了北京,建立了大顺政权。

然而李自成进入北京之后,就开始骄傲自满。

他没有兑现自己的承诺,反而纵容自己的士兵在北京城里烧杀抢掠,而他的手下大将则抢了吴三桂的小妾陈圆圆。

他的部下李岩劝阻他说,吴三桂镇守山海关,拥兵十万,此时他已经投降,还是把他的小妾送回府里保护起来。

但是狂妄自大的李自成根本就听不进去,他认为自己已经是天下无敌,吴三桂要是敢反,就发兵把他灭了。

李自成忽略了一个重量级的对手,那就是关外的清军。

吴三桂听说陈圆圆被抢之后,立刻投降清军,将山海关献了出去。

李自成率领军队去山海关与吴三桂作战,正在鏖战的时候,清军杀来,李自成大败而回,并不断撤退。

清军轻而易举地进入了北京城。

想要赢得最后的成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,成功是一点点积累来的,一时的成功只能代表一时,不能代表未来。

然而很多人在取得一时的成功之后就会得意忘形,骄傲自满,目空一切,结果失败就紧随成功而来。

试看当年朱元璋的做法,我们就知道朱元璋成功的原因了。

朱元璋采用朱升的建议&ldo;广积粮,高筑墙,缓称王&rdo;,结果收拾了一个又一个对手,等到举世再无敌手的时候才称帝,建立了大明王朝。

我们想一想,若是朱元璋过早地称王,只怕他就会成为众矢之的,同时称王后的朱元璋过上安逸的生活之后,还会不会有进取之心也很难说。

因此朱元璋的成功就在于他没有让自己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绩,没有享受成功的果实,而是在成功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。

这就是朱元璋这个农民起义首领和李自成的不同之处。

孔子带着学生到鲁桓公的祠庙里参观的时候,看到了一个可用来装水的器皿,形体倾斜地放在祠庙里。

在那时候把这种倾斜的器皿叫欹器。

孔子便向守庙的人问道:&ldo;请告诉我,这是什么器皿呢?&rdo;守庙的人告诉他:&ldo;这是欹器,是放在座位右边,用来警戒自己,如&lso;座右铭&rso;一般用来伴坐的器皿。

&rdo;孔子说:&ldo;我听说这种用来装水的伴坐的器皿,在没有装水或装水少时就会歪倒;水装得适中,不多不少的时候就会是端正的。

里面的水装得过多或装满了,它也会翻倒。

&rdo;说着,孔子回过头来对他的学生们说:&ldo;你们往里面倒水试试看吧!&rdo;学生们听后舀来了水,一个个慢慢地向这个可用来装水的器皿里灌水。

果然,当水装得适中的时候,这个器皿就端端正正地立在那里。

不一会,水灌满了,它就翻倒了,里面的水流了出来。

再过了一会儿,器皿里的水流尽了,就又像原来一样歪斜在那里。

这时候,孔子便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道:&ldo;唉!世界上哪里会有太满而不倾覆翻倒的事物啊!&rdo;

相邻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