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(例:UC浏览器、QQ浏览器)
精彩阅读推福利书库

第36章

大唐开国功臣刘文静就是死于一句不恰当的话。

刘文静功勋卓着,他是起兵反隋的主谋,在后来进军长安时,又立了大功,按说应该荣宠无量才对,为何会被杀死呢?这就要引出另外一个人,这个人叫裴寂。

裴寂是刘文静介绍给李世民的。

他进入政坛之后,就积极讨好李渊,将自己管辖的隋炀帝的宫女私自送给李渊,和李渊成了朋友。

李渊建国以后,封裴寂为右丞相,每次上朝时,必令他同登御座,退朝之后,又相携入宫,对他的话言听计从,赏赐无度。

而功勋卓着的刘文静只封了个尚书,这让刘文静深感不公。

于是刘文静与裴寂之间的矛盾产生了。

一次在家人聚宴时,刘文静以刀击柱,发誓道:&ldo;我一定要杀掉裴寂!&rdo;

这话被一个失宠的小妾上报给了朝廷。

刘文静在受审的时候如实说道:&ldo;当初起兵时,我与裴寂的地位相同,如今裴寂被授以丞相的高官,赐以甲等的住宅,而我的赏赐同一般人没有什么区别,我的确有不满之心!&rdo;

李渊据此要定刘文静谋反之罪,这遭到了许多朝廷重臣的反对,尤其是他的二儿子李世民更是据理力争。

李世民认为,刘文静是大唐开国的先导者,现在天下太平,而他却得不到公正的待遇,发发牢骚是无可厚非的。

可是李渊一直对刘文静的才能颇为忌惮。

裴寂乘机进谗言说:&ldo;刘文静的才智谋略的确是当代之冠,无奈他已经有了反心,如今天下还不太平,若是赦免了他,必有后患。

&rdo;

这话正好说中了李渊的心病,就这样,刘文静被杀掉了。

临刑时,他叹息道:&ldo;飞鸟尽,良弓藏,的确是这么一回事呀!&rdo;

祸患很多时候是自己在无意中的言语造成的。

不经意的一句话就像是一把双面刀,在伤害别人的同时,也会伤了自己。

&ldo;喜时之言多失信,怒时之言多失礼。

&rdo;无论怎样,话不能随便出口,一定要多思多想,不要让自己的一句话成为一颗定时炸弹,不知什么时候炸得自己粉身碎骨。

那么我们究竟要怎样把握住说话的度,才能不伤害别人呢?首先就是要保持平和的心态,在情绪不稳定的时候,尽量少说话。

人们在欣喜若狂的时候,很容易口出大言,大放厥词;在愤懑难平的时候,很容易说出一些过激的话。

这些都有可能会伤到别人。

其次说话要慎重,没有根据的话不要随便乱说,信口雌黄只会让别人以为你浅薄无知,不知天高地厚。

再次,就是要注意说话的时间、地点和对象。

不要总是炫耀自己的才能,议论别人的是非,那样会惹来别人的嫉恨。

最后,说话之前一定要仔细过滤自己说话的内容,不该出口的话无论在何时都不能说。

要知道&ldo;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&rdo;,我们说的话早晚都会传到别人的耳朵里,不要等到别人找上门的时候,自己还茫然不知所以。

行动之前究竟要思考几次

季文子三思而后行。

子闻之,曰:&ldo;再,斯可矣。

&rdo;

‐‐《论语&iddot;公冶长》

季文子每做一件事都要考虑多次。

孔子听到了,说:&ldo;还要再想一次才行。

&rdo;

南怀瑾先生不认同这个解释。

相邻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