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(例:UC浏览器、QQ浏览器)
精彩阅读推福利书库

第34章

唐昭宗乾宁三年(公元897年),天下大乱,唐昭宗忧心忡忡,希望有一个杰出的人才能够辅佐自己,平息一切。

时任国子监博士的朱朴自夸道:&ldo;如果我当宰相,一个多月就能使天下太平。

&rdo;病急乱投医的唐昭宗相信了他的话,提拔他为左谏议大夫,同平章事。

朱朴昏聩无能,见识浅薄,是一个迂腐的儒生,根本就没有什么安邦定国的才能。

诏令颁布之后,朝野上下议论纷纷。

当上了宰相的朱朴一直也拿不出一条能够让天下太平的措施出来。

唐昭宗一怒之下将他贬到边疆蛮荒之地去了。

世间万物都是复杂多变的,谁也不能预料未来会有什么样的变化。

我们不能凭着自己的主观臆断来判定事情的结果。

把话说得太满,将来就没有回旋的余地,最终会将自己推向窘境。

能够证明自己能力的不是说而是做,只有做好了,别人才会认可你,否则即使你说得天花乱坠,也得不到别人的认同。

很多时候,也许我们认为凭借自身的能力,完全可以把一件事情做好,于是在没做之前就把话说满了,然而却因为一些意外情况事情没能做成。

这样一来,也许别人本来是认可我们的,却因为这件事情而小瞧了我们。

因此,话不要说得太满,即使将来做不成也不会丢掉面子。

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没有做成之前,什么都不要说,等到事情做成了再去跟别人说。

还有一部分人为了哗众取宠,什么话都往外说,很多不着边际的话到了这些人的嘴里,就变得活灵活现。

也许别人不会把这样的话放在心上,但是一旦别人较起真来,自己就没有什么好日子过了。

赵国有一个方士好讲大话,自称见过伏羲、女娲、神农、蚩尤、仓颉、尧、舜、禹、汤、穆天子、瑶池圣母等,以致&ldo;沉醉至今,犹未全醒,不知今日世上是何甲子也&rdo;。

当时赵王坠马伤胁,大夫说须千年血竭敷之乃瘥,赵王下令求血竭而不可得。

有一个叫艾子的人对赵王说:&ldo;有一个方士,已经不小于几千岁了,把他杀了,取他的血,一定会很快痊愈。

&rdo;赵王大喜,秘密派人捉拿方士,要把他杀了。

这方士吓得大哭,不得不对赵王说了实话:&ldo;昨天我父母五十大寿,邻居带着酒来祝寿,我喝多了酒,所以才说了那些话,实在是没有活了千岁。

艾子最喜欢说谎,大王千万不要听他的。

&rdo;赵王听到后,哭笑不得,把他大骂一顿,然后放了。

吃饭吃个半饱才有助于健康,饮酒饮到微醺才能体会到饮酒的快乐。

世上的任何事物都是一样,必须保持在一个度上,一旦超过那个度,就会损及自身。

说话也是一样,话不能说得太满,给自己留下缓冲的余地,才能随时调整自己,做到进退自如。

说话是一种艺术,话说好了,可以事半功倍。

因此我们不仅要具有做事的能力,还要培养说话的能力。

仅仅具有做事的能力,只能成为一个默默无闻的孺子牛;仅仅会在嘴皮子上下工夫,没有真实本领,也不会走得太远。

只有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,踏踏实实做事,小心翼翼说话,有功则显,无功则隐,才能让自己的人生路成为坦途。

谣言止于智者

子见南子,子路不说。

夫子矢之曰:&ldo;予所否者,天厌之!天厌之!&rdo;

‐‐《论语&iddot;雍也》

孔子去拜见南子,子路为此不高兴。

然后孔子就发誓说:&ldo;我如果做了错事,上天就会厌弃我啊,上天就会厌弃我啊。

&rdo;

相邻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