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(例:UC浏览器、QQ浏览器)
精彩阅读推福利书库

第5章

不久后,家乡传来他父亲的死讯,对金庸又是一个沉重而悲痛的打击,直到大半年后他心境才渐渐平复。

1952年,或许是想要换一个环境,金庸转到了刚创办不久的《新晚报》编副刊。

《新晚报》隶属《大公报》,但是性质有所不同。

在这个叫作《下午茶座》的副刊上,金庸为了提高报纸的受欢迎度,开始撰写一些娱乐性较强的影评专栏。

金庸对于影艺本是门外汉,但是由于工作上的需要,用心阅读了大量电影与艺术的理论书,终于在相当短的时期内成为这方面的&ldo;半专家&rdo;。

虽然当时他没有实践的经验,但理论方面的知识和对重要戏剧、电影的了解与认识,甚至已经超过了普通的电影和戏剧工作者。

这段经历给金庸一个很大的收获,便是他学会了&ldo;即学即用&rdo;,并以此为他主要的工作方法。

他说:&ldo;不熟悉我的人以为我学问渊博、知识面极广。

其实我的方法是,若有需要,立即去学,把&lso;不懂&rso;变作&lso;稍懂&rso;,使得自己从&lso;外行&rso;转为&lso;半内行&rso;。

&rdo;

这段期间内,金庸不但经常以&ldo;姚馥兰&rdo;和&ldo;林欢&rdo;的笔名发表影评,并且也自己创作了一些电影剧本,如《绝代佳人》、《兰花花》等。

《绝代佳人》由长城电影公司拍成电影,1957年还获得了中国文化部颁发的19491955年的优秀影片荣誉奖。

不但电影,这段生涯中金庸对各种艺术形式都产生了浓厚兴趣,甚至学过芭蕾舞,并写了不少这方面的文章。

当时罗孚是《新晚报》的负责人,后来在他回忆中还有一个相当有趣的小插曲:&ldo;他(金庸)一段时间去学过芭蕾,在一次报馆的演出中,他还穿上工人服,独跳芭蕾舞,尽管在艺术上那是不合格的,却是使人能够留下印象的。

&rdo;

《新晚报》轻松愉快的风格,使金庸身心都得到了相当的舒展。

在这里,他遇到了两个重要朋友:一个是《新晚报》总编辑罗孚,另一个,便是与他志趣相投,才华并称,日后也成&ldo;一代大侠&rdo;的梁羽生。

梁羽生本名陈文统,广西蒙山人,小金庸一岁。

他毕业于岭南大学经济系,当时也是《新晚报》副刊编辑。

他与金庸都爱好下棋,闲来无事常摆局对弈,并同在《新晚报》上撰写棋话,皆十分精彩。

对弈之外,两人更有一个共同爱好,便是武侠小说。

书生论武,分外兴致勃勃,如《蜀山剑侠传》、《十二金钱镖》等旧武侠作品,两人一旦谈起,都是兴致勃勃,口若悬河。

此时,金庸或许还不知道,他生命中一项重要事业便要由此起步;而一代新派武侠出世,也已经呼之欲出了。

此刻金梁二人谈侠论剑,虽然兴致高昂,二人又都有文字创作的经历,却尚无操笔亲自上阵之心:新派武侠小说的&ldo;药方&rdo;已齐,但&ldo;药引&rdo;未备。

到1953年,终于&ldo;引子&rdo;到来,当年香港两位拳师的一场比武,成了新派武侠出世的导火线。

相邻小说
侯门毒妃  绚丽锦衣  无处可藏  蚌珠儿  桃之夭夭  降温  夫君不自闭  总裁的黑白小天使  初恋来迟  清冷世子火葬场了  穿书后我决定抛夫弃子  用美颜救赎无限游戏NPC  大漠烽烟  打捞闪烁时间  草原种田发家记  渣攻每天心慌慌  地球今天也要赚钱养月亮  国画  太阳公主(印加帝国三部曲之一  用尽余生来爱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