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(例:UC浏览器、QQ浏览器)
精彩阅读推福利书库

第14章

汉哀帝建平元年(公元前6年),也不知道为什么,民间开始流传起了一则谶谣:&ldo;刘秀发兵捕不道,卯金修德为天子。

&rdo;刘歆听说以后大喜,赶紧找借口把自己的名字改成刘秀,美滋滋地以为今后有机会坐上皇帝的位子了。

可惜刘歆不知道,恰恰就在他改名这一年,一个也叫刘秀的小孩子在济阳那地方出生了。

这位真刘秀长大以后,有一次,一个名叫蔡少公的朋友当他面提起这则谶言,说是不是应在当今国师爷身上呢?刘秀微微一笑,说:&ldo;你咋知道一定不是在讲我呢?&rdo;

而那位国师爷、嘉新公假刘秀真刘歆,从此就老存着应谶谣、当皇帝的念头,终于被人撺掇着造王莽的反。

想当年周武王想造商纣王反的时候就先算卦,刘国师跟王莽一样复古,也先算卦。

周武王算卦不吉,有姜太公踩碎乌龟壳来推他一把,刘国师身边没这样的猛人,结果先算出说只有在东方才能成事,临出兵了又说等太白金星出现咱再走,结果拖拖拉拉地贻误了战机,轻摇慢步地走上了死路。

章太炎曾经评价说:&ldo;孔子以后的最大人物是刘歆。

&rdo;顾颉刚先生也称赞刘歆是&ldo;学术界的大伟人&rdo;,可是这位大伟人就因为深受封建迷信毒害而死,想起来也真是可怜‐‐然而可怜之人,亦必有可恨之处。

刘歆虽然死了,但是他的学说不灭。

本来&ldo;汉应火德&rdo;的说法只是在学术界流传,西汉皇室从来就没有正式承认过,但等到王莽拿着它做了篡位的借口以后,这种&ldo;新五德学说&rdo;反倒名震天下,搞得尽人皆知‐‐要不然当年哀章也不会伪造&ldo;赤帝行玺刘邦传予黄帝金策书&rdo;了。

虽说王莽的名声响彻天下,可是绝大多数官僚、百姓都只是想让他帮着搞好汉朝而已,推着他做到&ldo;摄皇帝&rdo;算顶天了吧‐‐这名号可是前无古人,后无来者,就连周公摄政都没落到类似头衔。

谁料想王莽当完摄皇帝还想当真皇帝,当了真皇帝以后就开始胡乱改革,结果闹得天下大乱。

于是当时普天下民众的心理可以归纳为&ldo;两个凡是&rdo;:凡是王莽反对的咱都要支持,凡是王莽灭掉的咱都要光复。

所以,王莽以&ldo;土德&rdo;篡掉的,本来是不为西汉官方承认的&ldo;火德&rdo;,可是老百姓反倒因此认准了汉朝非得是火德不可。

在王莽倒行逆施的复古政策下,土德的新朝只延续了短短的14年,到了公元24年,更始皇帝刘玄率领着汉军浩浩荡荡杀进长安城,王莽身首异处。

可是那些所谓的汉军,前身不过是绿林军而已,绝大多数成员都是大老粗,没规矩没秩序,乱哄哄地穿着各种奇装异服就冲进了城,甚至还有把抢来的女人衣服裹在自己身上的。

只有其中一员将领,他的部下一水的汉朝官服、兵服,长安老百姓瞧着直掉眼泪啊:&ldo;想不到咱有生之年,还能再看到汉官的威仪哪!

&rdo;这位将领是谁呢?原来就是那个来自济阳的真刘秀。

刘秀穿着汉朝官服,不用说,一定是黄马甲啦,终西汉一朝,不管刘歆再怎么鼓吹,火德也没能被官方承认,服装尚黄就没有改变过。

可是如前所述,等到王莽篡位,再到王莽倒台,&ldo;汉应火德&rdo;却深入人心了,刘秀也不好跟舆论拧着干,所以黄马甲穿了没有几天,他就脱下来了,改穿红衣裳。

想当年刘向父子大编祥瑞,大造谶纬,并不是他们家族特有的恶趣味在作怪,而是当时社会上从皇帝到官员到百姓,普遍就好这个,就信这个。

所以刘秀也不能免俗,等他自己打天下的时候,就也开始大编怪异舆论。

比方说,当刘秀打下河北以后,从前在长安跟他住同一间大学男生宿舍、睡上下铺的儒生强华就马上献了一篇《赤伏符》,上面写着:&ldo;刘秀发兵捕不道,四夷云集龙斗野,四七之际火为主。

&rdo;符名为&ldo;赤&rdo;,符言里又说&ldo;火为主&rdo;,无论这谶纬是强华自己主动编造的,还是刘秀指使他编造的,总之,都等于承认了汉朝是火德。

相邻小说
唯愿余生不相见  谈恋爱不如学习  男主和男配们的修罗场[快穿]  灵异监查社之五四林  卧底后我意外把总裁掰弯了  午夜灵异手册  触电的帝国  我又穿越回来啦  汉末天子  清末那几年:一幕未散场的潜伏传奇  穿越之农女有毒  地表最佛校花  情生意动  湘西航班  情悬一线  我在江湖  朕的男妃又双叒怀孕了  GL十八线小说家和读者的爱情故事  [清穿同人]成为皇上白月光后  鬼神玄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