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(例:UC浏览器、QQ浏览器)
精彩阅读推福利书库

第22章

部里和各省有矛盾,尚书和侍郎之间有矛盾,下边的主管、职员又分成好几个派系,邮传部内部可谓山头林立,一潭水深不可测。

邮传部存在的时间是1906年到1912年,短短6年时间,一把手换了13次,最短的一个任期不到半个月。

好事的人甚至传言,邮传部的位子坐上去不吉利。

这个当然是迷信的说法,其根本原因,还是内耗太消磨人了。

第6任尚书、曾经做过中华民国大总统的徐世昌深知其中三昧,他曾经长叹道:&ldo;邮传部事难办在权限不一,即用人犹如此掣肘,况兼交涉更须与外务部合办,无怪历任尚书无久任者。

&rdo;

邮传部是清朝官制改革的产物,其建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护清朝的统治。

虽然说它也做了一些利国利民的好事,但终究清朝已经从根子上朽坏了,不是哪几个人或机构所能挽回的。

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,次年,邮传部改为交通部。

现在台湾地区的&ldo;交通部&rdo;仍然管理电信邮政业务,就是此事遗存。

惜墨如金‐‐中文电报的奥秘

可能不少人都还记得,小学时代的应用文训练里总有练习写电报的内容。

老师先给出一件事,然后要求大家拟定电文,谁能用最少的字数把事情说的最清楚,就能得一朵小红花,让邻桌女生多看自己一眼。

我那时候好奇,问老师为啥作文都是字越多越好,电报却是字越少越好。

老师回答说因为电报比较贵,所以要省钱。

我生性不求甚解,没继续问下去为啥电报会那么贵。

现在我知道了,电报最大的特点,就是惜墨如金。

电文和其他文体截然不同,讲究言简意赅,能一个字说清楚的绝不用两个字。

没办法,贵啊。

一直到电报行将消亡的时候,它的费用在邮政手段里还是属于比较高昂的。

李敖讲过一个故事。

1948年的时候,中国海军在南海抓了一个大海龟,各大报纸都把这当奇闻轶事来报道。

但其他报纸都说抓到的是玳瑁,唯独《世界日报》驻上海记者说是乌龟。

当时的主编成舍我大怒,发去电报责问,全文仅10个字:&ldo;人皆玳瑁,我独乌龟,何也?&rdo;其对字数的计较,可见一斑。

甚至在新文化运动时争论文言文与白话文优劣时,电报还屡屡现身而出当裁判。

黄侃(一说章太炎)就拿电报举过例子,说如以白话文来写:&ldo;爸爸死了,快点回来呀。

&rdo;实在啰嗦,若用文言文写,只须4个字:&ldo;父亡速归。

&rdo;可见文言可适合于新时代生活。

另外一个传说是关于胡适的。

有一回他在北大给人讲课,免不了颂扬白话文几句,有学生起立质疑。

于是胡适说前两天有人邀请他去作行政院秘书,被他推辞。

他让学生以此事为例,让他们以文言文拟一封推辞电报。

其中一封用字最少的文言电报是&ldo;才学疏浅,恐难胜任,不堪从命&rdo;,胡适大笔一挥,用白话文只写了5个字:&ldo;干不了,谢谢。

&rdo;

这两个故事都有偏颇之处,故意把反对的文体写得很长,把支持的文体写得很短,权当趣事则罢。

但这也反证电报费用之贵,已经使人达到对字数锱铢必争的地步。

可是电报为啥这么贵呢?电报的费用主要是产生于两个环节。

第一是它的传输费用。

电报的原理很简单,说白了就是通过线路传递长、短电脉冲信号之间的规律性交替。

相邻小说
汉末天子  我在江湖  谈恋爱不如学习  崩坏:起源  重生豪门密爱  湘西航班  清末那几年:一幕未散场的潜伏传奇  穿越之农女有毒  情悬一线  唯愿余生不相见  夫人难为(穿书)  灵异监查社之五四林  午夜灵异手册  我继承了一家反派孤儿院  情生意动  朕的男妃又双叒怀孕了  男主和男配们的修罗场[快穿]  [清穿同人]成为皇上白月光后  夏日晴空  GL十八线小说家和读者的爱情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