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(例:UC浏览器、QQ浏览器)
精彩阅读推福利书库

第7章

英国人一见情势不妙,就退让了一步,说香港到九龙我们来修,九龙到广州你们想修就修吧。

不料电线铺到增城的时候,也不知道是谁煽动的,老百姓又不干了。

他们也不管是华线还是洋线,一视同仁,统统砸光,最后这两截线路一段也没修完。

这次争端所产生的一个结果,就是一份总理衙门和诸国公使签署的法律文件,把丁日昌的构想正式写入条款中去:&ldo;电报海线沉于海底,其线端不得牵引上岸,以分华洋旱线界限。

&rdo;

后来发生的&ldo;大北公司海旱事件&rdo;证明,丁日昌的这一约定是极有远见的,此系后话,咱们后面会详细讲讲。

丁日昌在上海胜了洋人一阵,从此也对电报产生了兴趣。

他本来就是洋务派的干将,对于西方新式发明颇为敏感,电报的种种好处也看在心里,格外留意。

到了1875年,丁日昌调任福建巡抚。

他对于在上海的电报争端一直耿耿于怀,到了福建以后,他立刻从海外礼聘了专业技师,在福建船政学堂附设了电报学堂,培养相关技术人员。

这是中国第一个培养电报专门人才的学校,虽然只是个非正式的训练班,但影响极大。

第一所正式的电报学校‐‐北洋电报学堂还要等到5年以后才在天津被盛宣怀设立起来。

接下来,丁日昌要作的事情,让福建全省都为之震惊。

他打算着手建一条从福建到台湾的电报线。

丁日昌如此举动,是有深刻原因的。

就在丁日昌就任的前一年,也就是1874年。

日本政府通过《台湾番地处分要略》,派遣陆军中将西乡从道率舰队和3000打着探险队旗号的陆军于四月入侵台湾。

因为消息辗转迟钝之故,等到清廷收到消息派林则徐的侄子沈葆桢赴台援救的时候,当地居民牡丹社酋长阿实禄父子已然战死,日本的龟山都督府都修了一半了。

后来日本考虑到时机尚未成熟,逼着清廷签订了一个《北京专条》,勒索了一笔银子,方始撤军。

两年以后,丁日昌去台湾考察,想到这段往事,觉得台湾通信不便,消息滞后,容易贻误战机,于是又想到了电报这玩意。

为什么要说&ldo;又&rdo;呢?因为在他之前,一代名臣沈葆桢曾经申请在台湾设立电报局,李鸿章和奕??也十分赞同。

本来两宫太后也都点头了,但因为朝廷里的顽固派反对,最后终于未能成事。

反对派里最强硬的一个人是工科给事中陈彝,他写的奏折拿现在的眼光来看特别可爱,不妨录上一段如下:

&ldo;铜线之害不可枚举,臣仅就其最大者言之。

夫华洋风俗不同,天为之也。

洋人知有天主、耶稣,不知有祖先,故凡入其教者,必先自毁其家木主。

中国视死如生,千万年未之有改,而体魄所藏为尤重。

电线之设,深入海底,横冲直贯,四通八达,地脉既绝,风侵水灌,势所不必至,为子孙者心何以安……籍使中国之民肯不顾祖宗丘墓,听其设立铜线,尚安望遵君亲上乎?&rdo;

话都说到这份儿上,上纲上线到忠孝的高度,沈葆桢也只得徒叹奈何。

屋漏偏逢连夜雨,就在朝廷内还在为电报争执不休的时候,福建又爆发了一起与这条电报线有关的弊案,这让本来就风雨飘摇的福台线雪上加霜。

沈葆桢刚刚上书奏请铺设福台电报线,各国就听到了风声,纷纷跑来福建游说。

相邻小说
[清穿同人]成为皇上白月光后  午夜灵异手册  我继承了一家反派孤儿院  重生豪门密爱  崩坏:起源  谈恋爱不如学习  情悬一线  汉末天子  男主和男配们的修罗场[快穿]  夫人难为(穿书)  我在江湖  穿越之农女有毒  GL十八线小说家和读者的爱情故事  朕的男妃又双叒怀孕了  唯愿余生不相见  湘西航班  清末那几年:一幕未散场的潜伏传奇  夏日晴空  情生意动  灵异监查社之五四林